电话客服
微信客服
公众号
回到顶部
前言:于2002年1月注册成立【lì】的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是国内一家从事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系统研制和产业化生产【chǎn】的企业。该公司自成立以来,短短几年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曾入选由中国新【xīn】闻社评价中心评定的“2004年度中国最具竞争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百强”。公司开发的LGA激光气体分析仪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5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该产品的产业化建设项目被列入2005年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科学仪器专项。今年,聚光科技又入选“2007中国最具生命力的百强企业”,而该公司的CEO姚纳新亦荣获“2007感动中国百名优秀企业家”称号。日前,姚先生(以下简称“姚总”)接受了本网(以下简称:Instrument)的专访,就聚光科【kē】技的产品、并购活动和【hé】姚先生本人对仪器国产化、网络媒体影响等方面的话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Instrument:姚先生,您好!首先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本网的【de】专访。贵公司是国内最先从事半导体激光测量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企业,能否请您对比传统的气体分析仪,介绍一下该类产品的创新性与先进性?
姚【yáo】总:好的。在以前的钢铁、石化、化工、环保等领域,传统的气体分析方式主要是以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技【jì】术【shù】为基础的,它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分析样品的要求非常高。但是这些领域的工况一般比较恶劣,所以需要一个比较复杂的样品预处理系统,这样会影响分【fèn】析系统的可靠性,增加维护成本。我们的半导体激光在线分析技术从本质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该技术不需要取样分析系统,激光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可以直【zhí】接安装在工业在线管道或者烟囱上,直接进行数据测量。这样就省略了前面复杂的取样和预处理系统,解决了传统红外气体分析方式的一大弊端。目前,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半导体激光在线分析技术是工业在线分析技术的一个革命性突破。
Instrument:贵公司成立时间不久,但是发展速度很【hěn】快,至今【jīn】产值已超过1.5个亿,您个人认为促进贵公司如此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姚总:我公司2002年成立【lì】,2003年年底产品才正式走向市场,过去这几年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我个人认为聚光之所以能够【gòu】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主要是因为以下三方面做得比较好。首先,聚光从一开始就有一【yī】个很好的发展规划;其次,聚光有一个很好的企业定位;最后,就是聚光可以做到很认真很严格的执行。
Instrument:贵公司此【cǐ】次收购了北京英贤,请问当时确定其为收购目标的原因是什么?此次收购过程如何,是否顺利?在成功收购后,贵公司将如何整合资【zī】源、统一管理?
姚总:此次收购【gòu】过程进行的【de】很顺利。我们之前因为石化化工行业的一些合作而认识了石科院的陆院士,我们通过石科院和陆院士了解了英贤公司。也是陆院士牵头,鼓励我们两家可以交流一下。
聚光看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这个领域。近红外【wài】的应用虽然【rán】现在还没有被大多数的人意识到,但是它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当然,近红外技术和其他技术的应用相比,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但是我们认为,随着以后人们对检测的要求越来越高,检测【cè】对象的范围越来越广,近红外技术势必会变得越来越有用。
关于资源的整合【hé】,我们会将原来英贤各个相应的部门如研发、生产和销售等,都融合到聚光这个大的平台里面,因【yīn】为聚光有一个非常强的研发团队,也有一个完善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是一个有机管理的团队。
Instrument:今后会不会放弃实验室型近红外分析仪器的研制?
姚总:我们聚光最早是从半导体激光的在线分析技术起家的,但是,现在我们的产品线已经非常广了。对于【yú】近红外产品,我们将在英贤的【de】基础上全部更新换代,包括实验室型、在【zài】线和便携式的各个型号。今年年底,我们都会有全新的、全部技术升级的产品投放市场。我们是不会放弃实验室型近红外分【fèn】析仪器的研制的。在线、实验室型、还有便携式仪器的研制,我们会同步进行。
Instrument:您当年走出校园不久,就与【yǔ】人合作创办了聚光科技,仅几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很瞩目的成就。曾有一篇有关您的报道,题名很贴切得定为“当书生跳进了商海”,能否【fǒu】请您谈一谈由书生到企业家这个转型过程中的经验体会?
姚总:我并不是完全从学生直接转变为【wéi】企业家的。我的学习过程【chéng】分好几个阶段,中间也有工作的经历。就是说,是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这样的一个阶段,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转型是一个必然的成长过程,我在这个过程中的【de】体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我以前也讲过,就是人要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你喜欢做什么;你能做什么;你应该做什么【me】”。这三个问题的目的就是要你知道自己是谁,知道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兴趣爱好在哪里,资源在哪里。你的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所能提供给你的,都分析清楚了,就能判断出你应该【gāi】做什么。这个判断需要一个过程,人是不断演变的,你也要不断的问。第二,我觉得要做自己有激【jī】情的事情。你对自己分析清楚之后,你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时候,那么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要付出你的激情。你不投入,没有【yǒu】激情,就相当于在浪费时间。对于任何人来说,假如他有一个很坚定的追求目标、信念或者喜欢的职业,我认为他应该去【qù】坚定地追求。
Instrument:据了解,目前国内许多仪器厂家都希望能寻求到合【hé】作伙伴,以开拓海外市场,您本人对国外仪器行业市场运作有一定的了 解,那么您是如何看待这个现状的呢?
姚总:进入国际市场是一个必然的事情,因为经济全球【qiú】化是双向的,世界的到中国来,中国的也要走向世界。但是,不是说公司有这个愿望就可以了,得具备一些综合性的条件才能达到。
仪器和其他的产品不一样,相对来说,它有【yǒu】一个比较严格的认证过程。要出口的话,产品的质量、技术可靠性,企业的知名度、业绩都有很高的要求。要让国外市场认可你这个公司、这个产品,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有耐心。中国中低端产品出口的还是挺多的,如电表、水表,出口量是非常大【dà】的。但中高端产品很少,这和国内有些【xiē】企业的技术能力,或者产品质量、可靠性等方面有一定欠缺有关,也和这些企业和国外市场的联系、了解程度有关。
总的来【lái】说,我觉得要想出口,产品必须有特色。要有突破、创新、差异化,否则是没有竞争优势的。要走出去并不是一个【gè】很容易的事情,特别是目前国内的很多产品只是从国外公司拷贝过来的。在仪器仪表方面,低端的产品会对成本比较敏感,但是【shì】中高端的产品,成本并不是一个很明显的优势。仪器的成本、价格不【bú】是第一位,仪器的性能、品牌才是排在第一位的。
国内的很多仪器公司还是很不【bú】错的,但是这些公司要在国际市场上占主【zhǔ】导地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我认为中国的仪器仪表行业还需要不断地整合,优势资源需要不断地集中,直至出现少数几家非常有实力、有规模的公司,并且能够在技术创新、研发上不断地投入,在生产体系上【shàng】不断地完善,在销售、售后服务网络上建立起非常严谨的体系。这样的公司才有可能不仅在中国市场上占有相【xiàng】当的地位,而且能够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否则是很难的。
我们聚光的产品在国内某些市场已经占到了60%的份额,并出口到美国、英国、日本、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我们的【de】产品从技术、质量、到仪器的性能,都有着良好的表现【xiàn】,有我们自己的特色。
Instrument:您对仪器国产化有什么建议?
姚总:对于这个问题我主要有三点建议。
第一,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要合作,要优势互补、优势整合,而不是互相“打架”,形成恶性竞争。
第二,要在研发上要有一个持续的投入,将“中国制【zhì】造”变为“中国创造”。“拿来主义”是非常必要的第一步,但是,“拿来”之后你怎么在“拿来”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三,走出去很重要。这虽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一定要走出去。要具备有国际性眼光,避免走弯路。
Instrument:您个人曾接受过多家网络媒体的专访,是否比较重视网络媒体的宣传【chuán】作用?能否请您谈谈对我们仪器信息网的看法和建议【yì】?
姚总:对于网络媒体我是很重视的。以前大家认为网络媒体是传统媒体的【de】一个补充,但是,互联网技术【shù】发展到今天,我认为现在的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至少是各占半壁江山。
我对仪器信息网有一定的了解,觉得你们做得很不错。至于建议,我觉得仪器信息网今后可以对个别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作一些顾问性、咨询性和指导性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媒体可以只是一个信息传递和共享的【de】平台。但是如果有条件的话,我觉得有必要在引导或指导中国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上做一些更多的工作。目前,中国的仪器仪表行业相【xiàng】对还是比较分散和混乱的,很需要一个市场调查分析的深度报告来指导和引导国内仪【yí】器企业进行行业优势、资源优势的整合。但这个工作需要具备有相【xiàng】当强素质【zhì】的专业人才来做,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搜集、比较和分析,虽然这项工作有一定难度,却是一项很有意义的【de】工作。
Instrument:我们了解到贵公司【sī】比较重视人才的储备和培养,还出资32万元设立了“聚光—分析测量仪器创新奖学金”,能否请您对广大的在校大学生读者们,就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提一些建议【yì】?
姚总:我认为对于任何企【qǐ】业来说,人才都是最重要的。聚光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是不惜花本钱的。应当说,聚光在几年以后会为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培养非常多的专业人才,涵盖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我们是希望中国的【de】仪器仪表行业能够繁荣昌盛起来,而要让这个行业繁荣起来只能靠人才。我国的大学里有很多仪器仪表专业,学生也不【bú】少,但大部分学生【shēng】毕业的时候都改行了。而当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振兴发展起来了的时候,这些人才就用不着改行了。很多人一毕业就可以找到一个很好的单位,很不错的工作【zuò】,合乎他们的职业【yè】发展方向,也有很好的报酬,那么他们就会留在这个仪器仪表行业里。
对于在校大学生,首先,我认为学习在“精”和“广”上都要取得一定的成绩。在自己的【de】专业上一定要有自己【jǐ】的特长,专业基础要扎实。其次,我觉得在知识涉猎的广【guǎng】泛性方面上也要有保障,兴趣要广泛。再次,我认为职业性很重要,做事要认真、投入,要有责任感。最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理想,有了理想后,要为自己的理【lǐ】想而努力。
学生本人应该多主动。其实现在网络很发达,通过网络从理论上去了解一个行业也是比较容易的。另外,我觉得兼职对于进入社会、了解社会也有很大的帮助。学校的引导很重要,而学生的主动性也【yě】很重要,就是我说的,自【zì】己要有人生的目标和理想。
Instrument:最后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聚光科技今后几年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姚总:聚光长远【yuǎn】的目标是要做“中国的西门子”。聚光在未来的三五年之内,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发展,目标是每年80%的增长速度。另外,聚光希望成为一个跨多个行业、多个技术平台、多个学科的高端分析【xī】测量仪器公司。
姚纳新个人简介:
现任聚光科技(杭【háng】州)有限公司CEO。浙江慈溪人,北京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后赴美国伯克利大学分校【xiào】继续学习生物工程,博士课程念到第三年,他却放弃了攻读中的生物工程博士学位,因为发现科研不是他的兴趣所在。拿到硕士学位的姚纳新在硅谷工作一段时间后,重返校园,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攻读管理学硕士。2002年,他和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王健来到杭州,创办了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