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客服
微信客服
公众号
回到顶部
普通人挑选苹果需要辨色、观形、摸皮,甚至手捏,但是,如此拨弄一番也不能分辨出苹果是甜还是酸。
钢铁石化企业如果碰上管道泄漏,有害气体无色无味,工人们即便健康受到侵害了也无从察觉。
设计师或许是最清楚高楼大厦、桥梁大坝构造的人,但他们也并不一定能看到建筑落成之后的健康状况。
这些问题对于聚光【guāng】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只要仪器照一照,分析计算一下,无论是苹果酸甜还是桥梁健康都能知晓。神话中的火眼【yǎn】金睛,在现实生活中原来并不是不可能的。
人类的感官能力90%是通过视觉【jiào】获得的,从日出晨曦到日落余晖,天地万物之间凡目之所及皆源自光。如果说我们经由光发现世界的大部分【fèn】,那么对于聚光科技的创始人王健来说,他所从事的行业则是通过科技让人感知世界的全部,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这【zhè】些分析测量仪器其实就是为了拓展人类的感官的”。
初见王健,娃娃【wá】脸,眉宇清晰,浑身上下散发着【zhe】一股学者的书生气,怎么看也不觉得已经年逾不惑。与他交谈,话题自是离不开他的老本行分析测量仪器:这些名叫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系统、可见【jiàn】光纤光谱气体分析系统和新型顺序注射水质在线分析仪是什么东西?用来干什么的?
本刊记者的【de】问题一抛出,王健便滔滔不绝地解释起来。条理清晰,分点分面。看来对于向外行人解释自己的专业他一点都不陌生,回答起来早【zǎo】已得心应手。从流程工业到环境监测,再到食品安全,他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似乎每一个领域都能有分析测量仪器的用武之【zhī】地。
事实也确实如此。据了解,聚光科技专注于环【huán】境和安全监测领域,提供全面的分析测量技术和信息管理解决方案。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环保、冶金【jīn】、石化、化工、能源、交通【tōng】、水利、建筑、制药、食品、酿造、农业、航空及科学研究等众多领域。
面对着这个拥有浙大光学仪器专【zhuān】业和美国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双博士【shì】学位的董事长,再听着一些让人几乎无法马上会意的专业术语,一个半小时的谈话由他飞快的语速主导,收到的信息量极为庞大,让人不禁感到大脑正在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de】信息爆炸。
不可否认,这是一次【cì】专业性极强的对话,连王健本人也曾不止一次用“复杂”二字来形容他所从事的这个行业,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复杂性,提高了行业进入门槛,让他领导的聚光科技能够在国内分析仪器领域长驱直入,拔得头筹。目前,聚光科技【jì】无论是在公【gōng】司规模、研发实力还是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方面,都已多年保持国内首位。
坚持自主研发九年,如今的聚光科技不仅依然是国内从事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系统研制、生产的企业,还将发展的触角【jiǎo】伸入到了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头顶着打破国内高端分析测试仪器【qì】市场被国际跨国公司【sī】垄断格局的光环,聚光科技一直是滨江乃至杭州的创新格局里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线。
不仅如此,在滨江区700多家大大小小的高新技术企业中,聚光科技的销售额名列全区十强。
王国维曾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段: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阶段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阶段也;众里【lǐ】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cǐ】第【dì】三阶段也。
与滨江区其他一些靠早年【nián】资本积累发家的大企业比起来,“海归派”博士王健的创业故事【shì】应该算是典型的知识改变命运型。但纵观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人,再对照王健的创业过程,两者倒也颇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
“激光”开道,“科技”护航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这里的第一阶段说的是成就大事业者在入门前眼见着前路茫茫,依【yī】然义无反顾地踏上【shàng】不断尝试和探索之路。
从小学习能力极强的王健,在留学【xué】期间,就充分展现出优秀的科研能力【lì】。先后在国际上较有影响【xiǎng】力的杂志上发表论文15篇,被SCI收录7篇,累计被引用100余次,除此,他还作为主要参与人见证了多项国际科研成果的诞生。以他名字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发表在《测量科学与技术》上,之后更是被该期刊学术委员会评为2000年度最优论文。
然而面对未来,王健多少还是有些迷茫,不知该如何前行。
他险些因为众人看好光通信行业的高成长性,而放弃自己【jǐ】专攻的分【fèn】析测量领域。毕业之后,他【tā】选择加入美国一家从事半导体激光器研发生产的高科技公司,伺机寻求在光通信领域的发展机会。如果命运的转轮按照原有的轨迹正常运行的话,王健可能一直会是一名优秀的工程【chéng】师、卓越的创新家,而永远不会成为一个事业的开拓者、企业的领导者。
2001年美国光通信行业泡沫破灭,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谈起当时美国纳斯【sī】达克指数从6000多点急跌至1000多点的情形,王健显得异常激动。“2000年的时候属于是【shì】最后的疯狂阶段,大家都认为光通信是一种新经济。连格林斯潘都说人类历【lì】史上终于找到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这种新经济是可以永远增长下去的……但是,一切泡沫顷刻破灭。”说这段话的【de】时候,王健明显地语速加快声调提高,脸上还能依稀看到在面临突发事件时的紧张神情。
经历了这一段疯狂之后,王健意识到自己最大的愿望——所在的公司能够【gòu】赶紧上市好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已经无法实现,他开始重新思索自己的出路。终于他【tā】还是决心回到自己的老本行。当他看到国内【nèi】在过程气体分析技术及分析仪器领域的技术水平依旧非常落后,传统的气体分析产品仍需进口,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仪等高端分析仪器更是全部依赖进口时,回国创业的念头随即萌生。
王健毅然辞职。凭借一份【fèn】周详的商业计划书,他顺利地在美国融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2002年1月,他在杭州市滨江区注册成立了聚光【guāng】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早在留学【xué】期间,王健就已发现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技术具有代替传统采样气体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回国后的他马上展开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系统的开发和仪器的研【yán】制。
在美国取得的科研成就给了王健很【hěn】大的信心。与其他靠引进国外技术为生或是力争与国际水平看齐的高科技企业相比,他的创业目标一上来就是争做国际一流的高端分析测量仪器供应商。尽【jìn】管不了解国内的行情,但是他坚信按照产业的发展规律,中国的分析测量仪器领域迟早是【shì】要发展起来的。
从2002年到2003年,聚光大部分资【zī】金都投入到半导体激光分析仪器的研发上。整整一年,新产品还没开发出来,公司也一分钱没赚。员工们看着心里都急了,有些甚至辞职另觅出路。面对周遭的不解和质疑,王健在心【xīn】里暗暗跟自【zì】己说要坚持下去,在美国留学工作的经历告诉他自主研发是公司壮大的必然出路。于是,他沉住气,继续埋首研发。
2003年6月,聚光科技终于开发出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仪样机,并通【tōng】过省级鉴定。这在当时是国内首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时,距离公司成立已经一年半,财务上只出【chū】不进的状况也已经持续了一年半。
功夫不负有心人,守得云开见月明。王健回国后第一次舒心地笑了。
紧接着各项荣誉都接踵而至:次年4月,半导体激光在线气体分析系统被列入国家科技【jì】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xiàng】目;5月,公司被浙江省信息产业厅认定为“浙江省软件企业”;6月,公司被浙江省【shěng】科技厅认定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 9月,公司入选“中国最具竞争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百强”。
以“激光”开道,“科技”护航,王健的事业慢慢上了轨道,这多少跟公司的名字“聚光科技”有些不谋而合。
坚持自主创新,拓展商业模式
“衣带渐宽终【zhōng】不悔【huǐ】, 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二个阶段里的他孜孜不倦、坚持不懈,为迈上事业的康庄大道不断上下求索。
普通的【de】光是向四面八方发散的,而激光因发散度极小几乎是朝一个方向射出的。百度百科上说,激光就好像一支纪律严明的光子部队,行动一致,因而有着极强的战斗力【lì】。
正如激光的特性一样,王健手下的聚光【guāng】科【kē】技就是这么一个拥有极强战斗力的公司,究其战斗力的核心则源自在自主创新上的舍得投入。
“应该说我们在【zài】比较早的时候(创业伊始)就注重自主创新。我们比较愿意自主做研发,比较愿意花心思去开发产【chǎn】品。”说到这点,王健显得尤为自豪。
除了公司成立一年半里的专注研发,一直以来公司的所得利润几乎全部都用在了自主创新之上。
王健还在【zài】公司内部组建了一个“光电测量技术研发中心”。 时年累月,现在该中心已经有460多名科研人员,凭借着学历和专业结构的合理配置,已经成为国内分析仪器领域规模最大的创新团队。
继半导体激光在线气体分析系统之后,聚光科技又针对工业过程和污染源在线监测等领域的检测需求先后开发了多通道紫外差分光谱分析仪、CEMS烟【yān】气排【pái】放连续监测系统、顺序注射在线水质分析仪、激光粉尘监测仪、近红外分析【xī】仪、火化直读光谱仪等一系列高端分析【xī】产品,大部分产品都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高端检测技术领域确立了国际地位。自主创新势头迅猛,硕果累累。
重视科研开发并不【bú】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使聚光科技的技术和产品积累了更多的竞争优势。然而商海的波谲云诡常常让人形势难辨。作为【wéi】一个【gè】企业的领导者,光是靠自主创新、埋头苦干是不可能冲破层层险阻到达成功的,还必须要有灵活多变的商业模式来维持。
搞技术出身的王健坦言,对于企业管理自己多少还是有些外行。只好边学习边实践——
最早的时候公司的规模比较小,他将开发的重心落在产品上,从最有特色【sè】的产品入手。跟客户【hù】推销时以强调仪器的特性和用途为主。
等企业规模开始做大,产品种类开始丰富,能【néng】够以信息化的形式将海量数据汇集成一套综合的解决【jué】方案之后,他又游说客户接受整套解决方案。
如今,他又看准了专业仪器需要专业维护的必然趋势,将仪器的运营维护也包装成商品的形式推销给客户。
从仪器到信息化再到运营维护,这是王健在实践过程逐渐摸索并完善的聚光商业模式。
言谈间【jiān】,王健时不时会拿自己的聚光科技同在滨江区的其他企业的发展进行比较。对于这【zhè】一点,他坦言自己是学技术出身,想通过了解别的企业走的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然后学习借鉴,并逐步探索确定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闲暇时的【de】王健会好奇海康威视的成功模式,会试图探究浙大中控的经营模式,而他提到最多的还是阿里巴巴的马云。支付【fù】宝的【de】出现,让马云的阿里巴巴成功区别于其他网络购物方式,一下跃居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前沿阵地,充分证明了差异化的优势在企业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这让他印象十分深刻。
“怎么样可以拉开与同行之间的距离?”是王健经常在思考的问题。而他的答案是,“只要能找出不同企业发【fā】展之间一些细分的差异,并有意识地去加强这个差异,哪怕只是微小的区别,你也就能脱颖而出,跟别人拉开差【chà】距了。”
不管是自主创新,还是从仪器到运营维护的商业模式,无不体现了王健在实践差异化优势上的努力。
为了让聚【jù】光科技不仅仅局限于工业过程监测,他还将发展的【de】触角伸入到了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工业安全和公共安全等领域当中。
在环境监测领域,他正努力将环境检测技术从原有实验室分析向现场、在线分析演变,满足客户在环境监控、环境治理和优化方面需要提供技术支撑与决策的需求;在食品安全领域,他希望通过解决【jué】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领域全过程监控问题,保障人民生活的健康要求并为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充分【fèn】的技术保障;在工业安全领域,他通过实现对各类大型装备的设备安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力求解决石化、冶金、电【diàn】力、高铁、航运【yùn】、国【guó】防等工业中装备安全检测与监测方面的迫切需求;在公共安全领域,他采用新型技术监测桥梁、地铁、隧道、大坝的温度、应变、振动等参数,对火灾、倒塌等灾害进行预警预防。对机场、车站、博物馆等公共场所【suǒ】可能出现的爆炸物、毒品、辐射源等危险品、违禁品【pǐn】进行现场检测并进行有效的预警与预防【fáng】,从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新领域的每一次拓展,对于王健来说都是一次重新学习的过程。
“所以我们这个商业模式是最累最累的。不是说简单地扩大产能【néng】就可以的,要不断增加新的行业,管理复杂度很高。”王【wáng】健意味深长地感叹着,不过马上又有【yǒu】些苦中作乐地说道:“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倒不担心有谁跟我竞争。因为很少有谁愿意像我们这么吃苦。这是一个特别苦的行当,需要非常肯吃苦。”
看来乐观通达的生活态度也是王健艰苦创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付出并收获着,忙碌并荣耀着
“众里寻他【tā】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到了第三个阶段,他已经功夫到家,灵犀相通,炉火纯青,事业发展水到渠成,未来的宏伟蓝图清晰可见。
如今的王健,他的身份早【zǎo】已不只是聚光科技的董事长而已。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环境与安【ān】全检测仪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环境与安全检测技【jì】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这些五花八门的头衔无不闪现着王健作为国内高端检测技术领域先行者的重要性。
2008年1月,经国家标【biāo】委会批准,王健又在聚光科技内部成立“分析仪器分会光电过程分析仪器标准化工作组”,负责起草制定“激光在线气体分析仪”、“在线紫外、可见光光纤分光光谱检测仪”两项国家标准,并参与制定多项国家标准。9月经IEC(国际电【diàn】工委员会)批【pī】准,王健作为项目负责人代表中国负责起草“可调谐激光气体分析仪”国际标准。这是中国在分析仪器领域首次牵头制定国际标准。
纵观聚光科技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是一个不停在付出和收获的过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聚光科技在王健为首的400多名科研人员的创新力驱动下如一眼源源【yuán】不断的活【huó】水,正在展现出更强更盛的生命力。
谈到自己的成功,王健也毫不讳言这之中多少也有些幸运的成分。当年【nián】顺利地在美国融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王健避免了融资难这一大多数留学生创办【bàn】企业时经常遇到的难题,让他能更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创新的研究当中去。
也许在大多数人眼中王健的事业已是【shì】如日中天,作为堂堂大公司的董事长,原本只需坐【zuò】在办公室里做决策就够了。可是热衷科研的他,还是改不了老往实验室跑的习惯。他注定是一个劳碌的董事长。
每天从实验室到办公室,王健的日常生活几乎被工作填满了。他没有时间运动,没有娱乐活动,所谓的旅游其实只是出差。他笑谈自己业余生活就是去钱塘江边散【sàn】散步【bù】了。但是不用猜也能料到,散步【bù】时候的他估计也在忙着思考,思考新产品的研发,思考新领域的拓展,思考人才的储备,思考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实是更忙了,上了这条船就没了尽头。”王健笑叹道。时间对于他来说永远不【bú】够,“就算有点时间随便翻翻文献,一读就没有了。”
不过这样的忙相比刚创业时的忙,少了一份茫然多了一点从容。
从成立到如今,聚光科技已经成长了50倍,前途不可限量。
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磨砺,收获了诸多荣誉,如今聚光科技也要准备上市了。
但其实比起董事长这个头衔来,王健看起来更像是一名科研工作者。
“科研无止境。”也许对王健来说,科研不仅是企业保持活力的制胜法宝,也是他诠释自己生命的一种方式。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在创业的道路上,他已经功【gōng】成名就了;在科研的道路上,他还【hái】在继续探索着。因为在他的心中,光的世界无限大。